第12集剧情:克德莱状告北大北大捍卫主权
1918年北大红楼建成,这座红楼从此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大本营,
听闻此,李大钊想起自己游历四方,到处游说无果的旅途,许多人处于一种麻痹的状态,所以他深知要启发民智,并想通过评论俄国十月革命来启发,但胡适认为目前两股军阀势力争夺,他们不宜插入政治的旋涡中。两人还要继续争,被陈独秀打断。说起
林纾想在北大办讲座将桐城派,归结于辜鸿铭掀起的师生对学术的讨论热情。胡适纠结于办新文化讲座的是要从时事入手还是从学术入手,众人认为讨论还是要往学生关注的问题上靠拢。正在开会时,外交部来电,教员告诉他们克德莱给英国首相状告北大毁约,
蔡元培反驳得有理有据,汪大燮解说这就成了外交问题,中国已经宣布参加一战,他们此时不应与同为协约国的英国起冲突。蔡元培说解聘克德莱是评议会的决定,如果需要再议也要通过评议会,但他说这个决定几乎不能被推翻。汪大燮则说,做什么决定是北大的事,他该传达的都传达了。结束谈话后,蔡元培准备回北大,途中改主意直接去了教育部,回来拿了外交照会的副本给陈独秀和李大钊看。陈独秀看完气急败坏想把副本撕掉,被蔡元培拦下。外交部的意思是顾全大局、大事化了小事化无,陈独秀绝对不认同,所以明天的会议很重要。
英国使馆正等着北大的决定,陈独秀在评议会上发表意见,痛斥当年英国的强盗行径。李大钊彻夜研究校规条例,点出两条规定说明克德莱的诉讼纯属无稽之谈。胡适也查阅了一夜的资料,参考国外相同案例,提出可以由学校组成教授团进行谈判。昨夜彻夜难眠的何止李大钊、胡适,还有邓中夏和
蔡元培请傅增湘和汪大燮来家中吃饭,表明北大的态度和决定,实在谈不拢就上法庭,他手中还有北大学生的抗议信,汪大燮断言傅增湘拿着信去找段祺瑞,他不但不会生气,还会向他求计。段祺瑞同意北大的方案,陈独秀着手准备,他们决定由胡适主谈,蔡元培建议让辜鸿铭加入进来。陈独秀拉着胡适去听辜鸿铭的课,课堂结束后,三人走到辜鸿铭面前鞠躬,胡适开口就说自己是来向他拜师的。